【恢復通關】吳光正:暢通便捷入境解控 香港起跑不「等」11月

政治

發布時間: 2022/09/08 18:09

最後更新: 2022/09/08 18:21

分享:

分享:

九倉高級顧問吳光正。(資料圖片)

九倉高級顧問吳光正發表文章,題為「暢通便捷,入境解控,香港起跑!」他表示,與全球「暢通便捷」聯繫,是香港的絕對命脈,香港這國際中心之「入境」如「不暢通」「不便捷」,與他地脫節,便已失去國際中心之實。他更指:「不少人希望香港在七月一日「習宣言」起算的三個月內起跑!不『等』十一月。」

吳光正在文中指出,香港的成功並非溫室培育而出,不少人有本地自廢武功之感,「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令許多居港人士也離開香港!」

吳光正又說,「出境/到他境」(OUTBOUND)事宜,理解港府則完全被動,因必須尊重當地主權及具體政策,不可勉強大陸內部管控,必須尊重「兩制」,只希望得到「平等」但可否 「香港優先」,有如 CEPA,如有為難,也應理解各地官場,不勉強,但不表示不盡力爭取。

全文如下:

暢通便捷,入境解控

香港起跑!


不「暢通」不「便捷」的國際聯繫?

「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保住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要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其實這全部是習主席「七一」宣言内四個「必須」,非空話也,是可進不可退的 KPI,相信也是香港人強烈支持的。但這些「必須」都正在受嚴峻考驗。香港這國際中心之「入境」(INBOUND)如「不暢通」「不便捷」,與他地脫節,便已失去國際中心(Asia’s World City)之實。

香港之「內向」已經一段長時間,香港絕非「內向型」,香港的成功並非溫室培育而出,越溫室,體制越弱,不少人有本地自廢武功之感。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令許多居港人士也離開香港!

疫情嚴重否(SEVERITY)?

最近香港每天確診數字之上升已被釘為疫情「惡化」的唯一指標,這實與病毒傳播力強弱有關,確診數字有否「精準」表述實際「嚴重性」也不太清楚,卻似乎每天被不停報道的疫症數字所挾持,引發管控政策變動。這大有別於海外不同社會已以「嚴重性」及「風險程度」作為政策之「先決」。確診數字則是否其實更有用於處理「量」的資源分配及「不與疫共存」的挑戰?

有報章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疫情技術負責人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還沒完,但可在讓人們繼續日常生活的情況下,讓疫情結束。用於控制疾病的檢測、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都「已就位」。 她說:「我們確實看見這病毒真的在全球密集傳播。遺憾的是,這病毒不會消失。」

最新的報告指出全球已有 70 個國家完全對外開放,豁免入境檢疫限制。為何他們已可作判斷其「嚴重性」(SEVERITY)及風險已「顯著」大減?與疫情爆發之初相比,累積下來的經驗丶醫療設備和藥物丶疫苗丶工具,已大大降低新冠疫情之嚴重性和顯著減低重症 風險丶入院及死亡風險,減到一個大眾可以應付的水平,不再擾亂日常生活。疫情「不會 消失/不是暫時的」這些現時「常態化」結論是重點,「常態」需要以「常態方針」處理, 而不是長久等的方案。一些地方已視之為風土病(endemic)而不是大流行(pandemic), 當地確診數字已不被每日重點報道。

可否參考這些海外不同實際情况? 民眾看到那些問責政府不是將金錢或商機視為比人命更 為重要的自私社會,而是有高敏感度和接納民情,客觀分析各不同因素後作出權衡而定出 減少管控的政治決策,這些策略是科學也是實際情況,非洪水猛獸,許多更定為「常態」, 並非暫時性(transitory)。民衆不無知但務實,要求政府管控已大大減少,基本上支持認 同接受常態化的現實及放寬政策。恢復正常生活丶生計丶正常經濟活動丶正常上班上學。也深明政府已盡其力,也接受集體承擔責任及承擔風險之事實,更沒有報導什麼逼總統或 官員下台負責死亡率或要求零死亡。

不能與海外看齊(PARITY)?

正如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指,放寬後輸入個案只佔整體個案的 0.8%,本港 有條件再放寬入境檢疫,毋須再坐疫監。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也指,世界很多地方已 全面取消入境檢疫限制,認為在經濟及民生的考慮下,政府應積極考慮放寬防疫措施,這 才是許多香港人的民心所向。

所以不少人認為「暢通便捷」事宜不能不是香港特區政府份內「優先」,相約中央政府所 指的「必須」份內事宜。不能把香港的獨特優勢拱手相讓,不讓别人有機可乘及取笑香港。 3 香港歷來所有專業丶各種多元化監管丶軟件及硬件上方方面面均是與其他國際城市看齊, 如今許多港人已清楚體驗了外地放寬政策,看不出有大災難,但對入境解控有大勢所趨之 感!港人醒目,不明為何海外各地能做到的香港不做?不看齊?與其他國際大都會脫節非 香港所求。醫院負荷問題已經是兩年前多地所面對及解決的事情,不少人奇怪香港現時還 解決不了醫療系統負荷而由此對入境作嚴厲管控。

內部「不躺平」 - 必須為「境内防控」做足「準備」功夫,病者不會消失,有足夠資源以 常態心理以定目標,香港不比 70 國差,增加病牀量,「精準」把不同風險程度的人士分 類作科學及適當精準管控,繼續廣用口罩,強化醫院醫療能量作保險,弱症有弱症處理, 加快積極推動老幼疫苗接種,集中資源照顧好病者。作常態處理,盡能力降低死亡率或重 症不會比他地差。

海外大都會體系,遠如紐約丶倫敦,所謂「紐倫港」(現時三缺一個香港),近如星加坡 等地,陸續開關,入境無需隔離(沒有 3+4 或 0+7 因措施實不符合「暢通便捷」)。這乃 風險判斷及風險管理的決策及權衡取向。香港的病毒是否與他地不同?是否更毒更嚴重? 香港是否不及他地在資源及能力以常態方式去處理確診者「量」的內部挑戰?不能看齊?

「入境解控」

至於「出境/到他境」(OUTBOUND)事宜,理解港府則完全被動,因必須尊重當地主權 及具體政策,不可勉強大陸內部管控,必須尊重「兩制」,只希望得到「平等」但可否 「香港優先」,有如 CEPA,如有為難,也應理解各地官場,不勉強,但不表示不盡力爭 取。

有人覺得港人已成「二等公民」,首先,香港的「入境解控」應優先處理及不應再因「等」 大陸入境之事而被「拖後腿」,所謂一鳥在手總好過兩鳥在林,現時有兩頭不到岸之感。 其次,不少人認為香港其實可否不再「等」疫症數字大大下降才「入境解控」。

香港可否深入參考多地共識去判斷疫情大局之「嚴重性」(SEVERITY),「常態化」的定論及處理方式,而不再在「入境解控」方面耽誤時間? 同時衡量是否已有違執行習主席所定四個「必須」之一?

香港起跑!

習主席今年七一的講話,提振了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原則的決策及決心,現缺東風, 香港下幕近三年,起跑不了。在感染個案增加但在多地均公認「嚴重性」顯著下降及「常態化」的情況下,優先重拾「暢通便捷」國際聯繫,移除不利「暢通便捷」入境的絆腳石, 全方位執行習主席提出的第四個「必須」。

必有人對以上的一些說法有不同意見,這都可讓社會作多方面的參考。

與全球「暢通便捷」聯繫是香港的絕對命脈。不單去海外說好香港故事,其實只要任何人 有機會來港體驗,香港故事不說自解。加上近幾年,海外人士對國安港法、選舉法之許多 不同誤解,我們正正更應及早「入境解控」,讓更多人可到港丶留港,體驗香港“Can-do” 「搞得掂」精神,體驗一國兩制的生命力。百聞不如一見。立竿見影。

不少人希望香港在七月一日「習宣言」起算的三個月內起跑!不「等」十一月。

吳光正

【獨家優惠】百佳網店購物滿$800減$40折扣碼(500份):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313011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林曉君